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于抗日烽烟中的1941年,由我国早期著名热带病学家、医学教育家、时任国立贵阳医学院院长、后调任北京协和医院院长的李宗恩教授所创建。医院创建伊始即云集了杨济时、王季午、杨静波、周裕德、沈克非、朱懋根、杨崇瑞等大批医学精英。其中多数专家来自协和医院,且医院在办院理念、规章制度、组织架构上亦多参照协和医院,形成了诊疗规范、治学严谨的优良作风,在当时被人们誉为“小协和”。截至20...了解更多>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药物临床试验中心了解更多>
预约挂号
就诊指南
医院导航
专家先容
报告查询
特色疗诊
健康科普
1月21日,院党委书记刘文、总会计师谌贻萍带领党委宣传部部长吴祥文、财务处副处长李洁、党办副主任许讯到科研处开展调研。座谈会在科研处办公室举行。会上,科研处处长陈腾祥就处室2020年的党建工作、人员培养、科研项目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外培、临床研究与伦理评审...
1月20日,护理部在急诊四楼会议室组织召开2020年护理质量与安全总结大会。副院长左石,护理部主任李亚玲、副主任顾颖,全院科护士长、护士长及安全员参会。护理部副主任蔡鹏主持会议。左石表示,护理质量管理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石,各位护士长要切实改善临床护理质量,...
【贵医记忆】 编者语: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医院即将迎来八十岁华诞。悠悠岁月,弦歌绵长。历代先贤辛勤耕耘,传华夏之文脉,承岐黄之精髓,跋涉求索,虔诚奉献,铸就今日之辉煌。回望来路,历史脚步清晰凝重,学问传承绵延不绝。展思将来,贵医人不忘来路、不改初心,...
1月15日,我院在伽玛刀中心会议室举办 “衰老与肿瘤的对话 ——Werner Syndrome 的遗传调控研究及靶向干预策略”专题讲座。本次讲座是科研处近期开展的学科能力提升系列活动之一。学校基础医学院罗瑛教授受邀作讲座。科研处处长陈腾祥主持。综合病房、临检中心、中...
编者语:调查研究是大家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院党委书记刘文、院长李海洋坚持把做好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结合起来,聚焦医院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多次走访调研...
1月13日,由医院大内科和临床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共同举办的“第十三期疑难病例讨论学术交流会”在临床技能中心召开。讨论会围绕心血管内科一例疑难病例开展分析探讨,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思路作系统解析。副院长李伟教授出席并作讲话,血液内科主任王季石教授主持。讨论会吸...
1月16日,由贵州省医学会风湿病分会主办,我院承办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病专科联盟成立会暨贵州省医疗机构风湿免疫科建设帮扶计划启动会在贵阳召开。副院长李伟、北京协和医院曾小峰、贵州省医学会秘书长黄玉柱、贵州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龙出席。...
近日,贵州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编辑表彰大会在贵阳召开。会上发布了关于表彰2020年贵州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编辑的决定和名单,副院长左石被授予“贵州省先进工编辑”荣誉称号。
近日,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关于表彰第一届贵州省优秀科技集体和优秀科技个人的决定》,我院血液内科主任王季石、精神科主任王艺明荣获贵州省优秀科技个人和“创新争先·科技榜样”个人。据悉,此次评选旨在为进一步在全省树立科学家...
1月16日,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在临床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2020年度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进展汇报和考核会。院长李海洋教授,学校副校长曾柱教授、汤磊教授,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爱华教授,学校科技处处长郭兵教授,研究生常务副院长陆德琴教授,贵州省药...
1月14日,医务处组织保卫处、后勤处、门诊、发热门诊、影像科、院前急救联合开展疫情防控演练。演练前成立了新冠疫情应急演练指挥中心,由党委书记刘文、院长李海洋担任总指挥,设立新冠疫情应急演练工作组,由副院长左石担任组长,12个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参演。演练采用...
1月15日,由胸外科举办的 “贵在有你·医者仁心——微创手术研修班第三期(胸外科)”圆满闭幕。闭幕式在胸外科学习室举行。副院长左石出席并致辞,胸外科主任肖家荣主持,胸外科全体医护人员以及来自省内县市级医院的学员参加。左石表示,胸外科微创手术难度大,对麻...
1月11日,由胸外科主任肖家荣、副主任张舰,副主任医师杜小军组成的手术团队,为一位47岁男性肺癌患者成功实施省内首例机器人食管癌根治术。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省的食管癌手术进入了机器人时代,将会使更多的患者受益。该患者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0天”入住于胸...
近日,由贵州省科技厅主办,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单位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贵州赛区)暨2020贵州科技创新大赛决赛在贵阳举行。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廖景峰、唐连涛等专家组建的“景峰团队”在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景峰团队”此次获奖的项目是“具热链技术的...
1月13日,我院统战工作会议在行政六楼连廊会议室召开。院党委书记刘文、院长李海洋、纪委书记保蕾、副院长李伟出席,党委副书记代宏主持会议。医院各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代表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会上,刘文通过一串串的数据,从业务主要指标、抗击新冠疫情...
1月12日,由胸外科主任肖家荣,副主任医师杜小军,麻醉科主任医师史静组成的手术团队,为一位57岁女性肺癌患者成功实施省内首例荧光胸腔镜下肺癌剖解式肺段切除术。该患者因体检发现左上肺小结节2月余入住于胸外科。入院时胸部CT提示肿瘤位于左上肺固有段,直径约1.5cm...
12月28日至今,院感科连续开展每日院感巡查工作,旨在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发现和堵塞院感管理漏洞,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期间,院感科严格按照《医疗机构院感防控风险专项检查表》要求,对标对准,每日对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普通门急诊、住院部、医技...
1月12日,党委书记刘文、副院长左石、总会计师谌贻萍到医务处开展调研。座谈会在医务处会议室举行。会上,刘文作了讲话,医务处副处长赵伟、莫非分别作了工作汇报。赵伟从医务处人员构成、组织架构、工作开展及存在问题四个方面汇报了医务处2020年的工作情况,并从疫情...
1月14日,我院在行政楼六楼连廊会议室召开党委会传达学习习大大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党委书记刘文主持,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宣传部负责人列席。会上,党委副书记代宏传达学习习了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委第十...
1月14日,我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行政六楼会议室举行2021年第二次集中学习,为高质量开好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打牢思想基础。院党委书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组长刘文主持学习并讲话。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纪检监察室、组织人事处、宣传部...
1月13日,我院“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第六次推进会在行政楼六楼连廊会议室召开。党委书记刘文、院长李海洋、纪委书记保蕾、副院长李伟出席。会议由党委副书记代宏主持。民主党派代表、临床科室代表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会上,刘文先容了“十四五”规划编制进程。参会...
近日,由我院组织人事处处长吴波负责的“贵州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应急管理研究”项目,喜获贵州省社科联理论创新重大课题(招标课题)立项,系省社科联今年中标的四项重大课题之一。据悉,本次课题申报,由组织人事处牵头,整合了党办、院办等相关处室、学科力量。该课题项...
1月14日,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座谈会在六楼会议室举行。会议广泛征求对院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的意见与建议,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下一步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打好基础。院党委书记刘文、院长李海洋、纪委书记保蕾、副院长李伟出席。会议由党委副书记代宏主持。民主党...
凛冽的寒风阻挡不了关爱的脚步,深冬的严寒阻挡不了一颗颗送温暖的心。1月7日,在我院干部保健处和干部诊疗科人员的陪同下,省卫健委保健局局长阙懿一行到医院看望住院的省级离退休干部。阙懿一行分别到干部诊疗科(综合病房)、内科ICU、综合ICU等科室,慰问了10位离退...
1月9日,设立于我院的贵州省血友病诊疗中心在儿科学习室举办血友病MDT规范诊疗培训工作坊。会议由儿科血液科主任金皎主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和康复科专家、我院心理科专家及血友病MDT各相关专业医师参会。医务处副处长莫非致辞。她表示,近年来,在各位专家的帮...
1月12日,为期一周的“贵在有你·医者仁心——贵医附院微创手术第三期研修班(胸外科)”正式开班。本次培训主要围绕胸外学科疑难病症诊治、胸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围手术期处理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上午,开幕式在伽玛刀中心4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
12月26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第二届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在京召开。经大会选举,我院院神经外科主任杨华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新常委会召开会议,对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第七届脑血管病大会的举办地进行了竞选。会上,杨华主任作了申请汇报。最终,经过激烈角逐,我...
1月7日,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处长李梦蓉、调研员马昱、主任科员赵鑫一行到我院开展科技教育工作调研。副院长楚兰、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周红、科研处处长陈腾祥、临床教学部负责人袁筑华及相关职能部门、相关临床科室负责人出席会议。座谈会由楚兰主持。 楚兰...
1月7日,我院在临床检验中心召开新冠核酸检测能力提升工作推进会,副院长陆洪光出席,临床检验中心主任黄海、副主任谭玉洁、生化分子诊断科主任马莉发言,生化分子诊断科副主任韦四喜主持会议。黄海表示,当前国外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国内多地先后出现确诊病例,大家要未...
1月8日,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贵阳举行,大会用最高规格、最高礼遇,向人民的英雄致敬,向英雄的人民致敬。我院3个集体荣获“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16人荣获“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大会总结回顾了我省抗疫历程,表彰先...
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在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上,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在全院医院人才工作推进会上,院党委发出了爱才、敬才、惜才的强烈信号,表明了引才、育才、用才的坚定决心。会上,6位代表作了发言,畅谈了科...
1月6日,贵医附院人才工作推进会在急诊四楼会议室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大大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全省人才工作推进会精神,分析研判我院当前人才工作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人才工作。院领导成员出席...
1月5日,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需求,为进一步规范全体护理人员采集鼻拭子的操作流程,我院护理部在前期完成鼻/咽拭子采集培训及考核的基础上,再次对采样护士开展针对性培训。此次培训由护理部副主任蔡鹏主持,培训人员涵盖全院所有科室。 耳鼻喉科主任龚正鹏讲解了...
1月6日,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1年第一次集中学习(扩大)会议在急诊四楼会议室召开。会议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聚焦人才队伍建设,分析研判医院当前人才工作形势。院党委书记、中心组组长刘文主持并作中心发言,院领导李海洋、代宏、陆洪光、楚兰、保蕾、...
1月5日,我院在体检中心五楼学术报告厅召开2020年度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考核工作会暨年终总结会。副院长左石出席,医务处副处长赵伟主持会议。专家组对设立于我院的20个省级质控中心质控工作进行现场考评。会上,20个省级质控中心主任分别就年度质控工作情况作了汇报。...
12月25日,由我院承办的贵州省抗癌协会肿瘤超声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贵阳召开。贵州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卢冰教授、贵州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胡银祥教授,贵州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我院超声中心主任谷颖教授,贵州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长贾豫黔教授等出席...
1月8日,在贵州省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上,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科ICU副主任医师宁睿荣获“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援鄂返乡已经过去了快一年,每每想起那段抗疫经历,宁睿还是忍不住感慨。2020年2月11日,那是一个令宁睿永生难忘的日子。凌晨1点,睡...
1月8日,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贵阳举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护士长张琢获“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张琢曾在请战书中写道:“这次疫情凶猛,大家不在疫区却心系疫区,作为一名普通的医护工编辑,此刻正是国家需要大家的时候,我不...
1月1日,56岁的贵阳市民冯先生突发急性心梗,送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抢救。因就诊及时,他成功完成心脏支架手术,脱离生命危险。 冯先生在术中选用的心脏支架单个590元,价格约为过去的十分之一。 自1月1日起,国家组织心脏支架(又称冠脉支...
2021年1月1日,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在北京、天津、贵州等18个省区市正式落地实施,首批落地的18个省区市中选产品本地库存量平均达到协议采购量的33%,能够满足医疗机构首月使用需求。心脏支架植入手术室门口 1月6日,记者专门走访了...
12月31日下午3点30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外科手术室外,患者张某的家人正在焦急地等待着。 一会儿,手术室的门开了,负责手术医护人员走了出来。从医生口中得知,这台耗时7个多小时的肝脏移植手术圆满结束后,张某的亲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进行肝...
左石教授在基层医院进行外科手术演示。左石教授获奖。 贵州日报天眼资讯记者 罗欢 吴悦月 “健康贵州行、外科沙龙、护理沙龙、志愿者医疗行动、微创手术研修班、医院管理论坛、远程系列授课……” 自2016年年底以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积极响应省...
“慢一点,要侧着身下去,一会儿手术室医生打电话来我再通知你……”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的病房里,叶青正扶着一位要做手术的病人躺到病床上,她早已从大家口中的“英雄”回归到“护士叶青”。 (一) “关舱那天是3月8号,大家送最后一批病人出...
冬至刚过,省气象台就传来了消息,贵州又要降温了,冻雨、雨夹雪也将接踵而至。随着气温的降低,心脏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而在这些相关疾病中,主动脉夹层就属于最“急危重”的一种,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今天,动静记者从贵医附院获悉,仅今年11月,该院心脏外...
您的浏览器不支撑 video 标签,请升级浏览器冬夜,寂静的大街响起急促的救护车警笛,一路风驰电掣地赶往贵医附院。一脚,刹停在门口。担架上躺着一个急性胸痛的男人,周围聚集一帮家属:“救人,救人。”撕心裂肺地哭喊,回荡在急诊大厅。快,送检查室!很多时候,战...
您的浏览器不支撑 video 标签,请升级浏览器12月11日中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里,由蒙古国捐赠、湖北转赠的羊肉陆续分发到了贵医的援鄂医疗队员手中。 马上就是冬至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来得正合时宜,这远道而来、载满深厚情谊的羊肉在冬日里为大家增...
您的浏览器不支撑 video 标签,请升级浏览器现在,随着检验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预防体检。可是,在琳琅满目的各项体检指标中,有一类指标大家既看不懂,又非常关心和害怕,那就是肿瘤标志物。有的朋友一旦发现肿瘤标志物的结果标有向上的箭头,就开始紧...
搭建移动医院,准时操演操练,开展培训学习。近日,2020年度贵州省冬春季疫情防控山地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能力提升暨航空紧急医学救援演练活动,在黔西南州兴义市拉开训练。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国家突发中毒事件移动处置中心(贵州)队、贵州省紧急医学救援队(遵...
11月26日,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病房,刚出生15天的小家伙睡得正香。暖和的被子包裹着小小的人儿,完全想象不到十多天前,这个小宝贝在手术室经历了怎样一场生死救治。医生拉开小宝贝的衣服,捏捏他有些胀鼓鼓的肚子说:“再观察几天就能出院,像其他孩子一样...
胎儿在孕期发育是否健康是准父母最关注的问题。随着各种产前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先天性畸形可通过孕期产检被发现。很多准父母会问,如果发现胎儿有发育畸形,该怎么办?孕育、等待新生命降临的过程,是每一个准妈妈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可对于年仅22岁的小付...
11月19日,是第8个“世界压力性损伤预防日”,为提高人们对压力性损伤预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举行“2020世界压疮预防日”科普宣传活动。据悉,压力性损伤(即压疮)是指因身体自身重力与接触面之间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影响局部受力点处皮肤及皮下...
11月11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举行了一场时差3小时的“面对面”交流。所罗门群岛卫生部门专家和贵州的医学专家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就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交流。会议上,贵州的专家重点分享了新冠肺炎病患临床救治、隔离病房扩建、社区防控等方面的经验...
您的浏览器不支撑 video 标签,请升级浏览器视频会议现场在中国驻所罗门群岛使馆的推动下,11月11日,中国(贵州)-所罗门群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交流视频会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举行。中国驻所罗门群岛使馆,贵州省外事办、省卫生健康委、省疾控中心、贵州医科...
您的浏览器不支撑 video 标签,请升级浏览器如何扎实开展远程医疗建设?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互联网+医疗建设的优势?如何打好健康扶贫攻坚组合拳,筑牢贫困群众“健康防线”?近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李海洋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左石在南京接受...
贵州省血液病研究所所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王季石近日,活了大半辈子,伍秦国(化名)第一次听说世上有一种病叫作“多发性骨髓瘤”。 “腰痛,咋就变成瘤了?”老人像个手足无措的小孩,一遍遍向命运“申诉”。 他的认知,腰酸背痛是上年岁...
6岁男孩晓晓(化名),幼儿园大班。最近,他总是揉眼睛,说“痒得利害”。 爸妈不敢掉以轻心,带到贵医附院眼科门诊。 医生瞧孩子右眼周有零星“血渣”,看不出名堂。医生用显微镜给晓晓检查 决定在显微镜下查真相。 嗬!晓晓的眼睫毛挂着一串...
“想起来都后怕,我现在全身都在发抖……”这是吴先生见到动静记者后的第一句话。至于吴先生为什么后怕,又为什么怕到发抖,看过下面这张照片你就知道了。从吴先生儿子体内取出的磁力珠小珠子酿大祸上面这些小圆珠想必对于家中有孩子的家长们来说都不陌生——磁力珠,又...
当天住院,当天手术,第2天即可出院,整个住院流程在24小时之内完成(一般不超过48小时)。通常,患者听到的医生先容“日间手术”时,第一反应是:“这么快?开刀后第二天就出院?行不行?靠谱吗?” 第一次听到日间手术时,相信许多人都会有不少疑问,什么是日间...
大家是从习水县过来带孩子看病的,本以为检查、看病、手术、住院会花六七天时间,但贵医附院的医生告诉我可以采用日间手术,当天检查,第二天就进行手术,并且术后当天下午孩子就可以下床玩耍了,身体也恢复得很快。”袁女士(化名)告诉记者。??9月29日,记者来到贵...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李曜)“9月27日大家带着孩子来医院检查,检查后,医院马上安排了28日住院做手术。上午做的手术,下午孩子就可以下地玩儿了。”9月29日,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的“日间手术病房”内,袁女士已准备为接受了疝气日间手术并恢复顺利的4岁女儿...
当天住院,当天手术,第 2 天即可出院,整个住院流程在 24 小时之内完成(一般不超过 48 小时)。通常,患者听到的医生先容 " 日间手术 " 时,第一反应是:" 这么快?开刀后第二天就出院?行不行?靠谱吗?"日间手术模式是指择期手术的患者有计划的安排住院...
什么是日间手术?日间手术模式是指为择期手术患者有计划地安排住院,实现当日手术,住院24 小时内(一般不超过48小时)出院的一种手术模式。▲ 手术现场 ▲日间手术模式在欧美发达国家开展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909 年苏格兰小儿外科医生Nicoll 最早报道了近9000例基...
当日手术,24小时出院“没想到早上做完手术,下午孩子就能下地自己玩了,再观察一下大家就要回家了!”9月29日,洋洋(化名)的母亲对记者说。9月27日,4岁的洋洋因腹部不适来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经贵医附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杜君诊断为腹股沟斜疝(...
“孩子12:00从手术室回来,现在状态很好,不哭不闹的,已经在玩了。以前我总觉得大医院看病麻烦,但是现在我觉得特别方便,明天就可以出院了。”9月29日,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二住院部小儿外科病房里,来自黔西县的汪女士带着2岁的孩子顺利地完成了腹股沟斜疝手术...
9月29日,记者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获悉,该科在全省率先施行小儿外科日间手术后,3年来已成功开展近3千例,有效减少了医疗资源紧张问题,更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 据先容,日间手术模式是指择期手术患者有计划的安排住院,当日手术,住院...
大家是从习水县过来带孩子看病的,本以为检查、看病、手术、住院会花六七天时间,但贵医附院的医生告诉我可以采用日间手术,当天检查,第二天就进行手术,并且术后当天下午孩子就可以下床玩耍了,身体也恢复得很快。”袁女士(化名)告诉记者。9月29日,记者来到贵州医...
? 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临时党支部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临时党支部书记、实行副队长邓进作为代...
2018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母婴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卫妇幼发〔2018〕9号),在全国启动实施了母婴安全行动计划,旨在以行动计划为抓手,推动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提升医疗救治服务能力,促进质量安全持续改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
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临时党支部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临时党支部书记、实行副队长邓进作为代表在现场...
“今天来到贵医附院,学到了很多常识,有关于溺水、心肺静止、摔倒后的包扎自救、互救常识,以后遇到类似的突发情况,我相信我也能进行简单的急救。”贵阳一中学生李正楷对记者说道。为进一步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普及应急救护常识。9月12日,由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临床教学
护理天地
科学研究
专题专栏